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
首页 | 学会概况 | 委员会 | 学会章程 | 会讯通知 | 学会日程 | 新闻速递 | 图片新闻 | 杂草资源 | 活动简报 | 相关网站 | ENGLISH
个人会员申请
团体会员申请
第七届国际杂草科学大会
第六届国际杂草科学大会
第二十六届亚太杂草科学大会
第十三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第十二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第十一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第九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第八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More
   


强胜教授团队发现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水稻

快速演化为抗性杂草稻的机制

源自:WRL南农大杂草研究室 6月27日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发现了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水稻快速演化为抗性杂草稻的机制—反向花粉漂移介导杂草稻基因渗入转基因杂交水稻后代引起的快速演化。相关研究成果论文Feral rice from introgression of weedy rice genesinto transgenic herbicide-resistant hybrid-rice progeny于2018年6月在线发表于植物学主流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5年IF6.2), 2018, 69 (16):3855–3865 (https://doi.org/10.1093/jxb/ery210)。南京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杂草研究室的强胜教授为通讯作者,张晶旭和康烨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外国专家Bernal E. Valverde以及宋小玲、戴伟民等为共同作者。

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存在通过花粉向其野生近缘种漂移导致抗性基因逃逸的生态风险,为此,迄今建立的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环境风险评价管理体系,其理论依据是建立在该种正向漂移基础上的。此外,去年两篇Nature子刊文章通过比较基因组等技术报道了杂草稻演化与栽培稻脱驯化的关系,但是,其演化机制并不明确。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最新揭示的杂草稻花粉反向漂移到抗除草剂转基因杂交水稻介导的后者因杂草稻基因渗入而快速演化为抗性杂草稻的机制,不仅可能回答杂草稻快速演化形成的问题,而且还将为完善转基因作物基因漂移的环境风险评价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另外,还对完善栽培稻种子纯度检测规程,控制杂草稻基因扩散蔓延具有指导意义。
本研究经五年在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江浦转基因水稻试验基地完成。在草铵膦选择压下,观察连续三年种植的抗草铵膦转基因常规水稻和杂交水稻群体,试验进行的第二年,在种植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水稻F3代的小区中首先发现了具红色果皮且对草铵膦表现出抗性的类杂草稻植株共60株。在试验进行的第三年,种植转基因杂交水稻后代的小区均都发现了抗草铵膦的类杂草稻植株,但在种植转基因常规水稻的小区始终没有被发现。进一步,通过抗草铵膦Bar基因、红果皮Rc基因和细胞质雄性不育WA352基因分子标记鉴定,明确这些类杂草稻植株是抗草铵膦转基因杂交水稻的母系后代。接下来两年的试验中,通过同质园条件下比较观察发现,这些类杂草稻后代大都显示出高于亲本的相对适合度和适应性,特别是杂草性。为了验证并研究抗草铵膦转基因水稻后代快速演化为杂草稻的机制,还单独进行了基因漂移验证试验,发现杂交水稻分离后代的花期不同步和雄性不育植株使得其拥有更高的接受空气中飘浮的杂草稻花粉的能力,具有更高的异交率。这说明转基因杂交水稻分离后代相对于转基因常规水稻具有更高的通过反向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逃逸的生态风险。转基因杂交水稻在制种和种植过程中需要采取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该研究不仅阐明了转基因生态安全中基因逃逸风险的双向性及反向基因漂移的重要作用。而且,重演了杂草稻花粉反向漂移介导的基因渐渗导致栽培水稻自身快速杂草化成为杂草稻。有鉴于此,本研究还启示了在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标准中,应该加强检测水稻种子是否携带隐含的“幽灵”—杂草稻基因。因此,倡议制定了国内首个水稻种子隐含(混杂)杂草稻基因的检测技术规程—江苏省《栽培稻种中杂草稻混杂检测规程》,已通过审定将于近日颁布。
该团队在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持续支持下,系统开展了杂草稻发生危害、生物学特性、转基因水稻杂草化风险特别是双向花粉介导的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漂移风险评价研究,起草了相关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生存竞争、杂草化及双向基因漂移检测标准和技术规程草案以及检测报告10余个,系统构建了转基因水稻杂草化风险评价及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承担了农业部授权委托的首例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任务。先后还在PestManagement Science, Crop Science, Crop Protection等刊物发表相关SCI论文20余篇, 申请及授权专利4件。

版权所有: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  All rights reserved,2005-2017.Weed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CSPP.京ICP备05006550-3号